
荔枝花穗期重点防治荔枝蝽
发布时间:2025-5-14 16:30:20 来源:《农药市场信息》传媒 作者:董易之
春末夏初是荔枝花穗生长期,经过冬季的蛰伏,春季的复苏,荔枝病虫如荔枝瘿螨、尺蛾、卷叶蛾、花果瘿蚊和蓟马等陆续进入快速繁殖阶段。其中尤以荔枝蝽发生为害最重,该虫吸食花穗汁液,导致花穗变弱、枯萎。成虫藏匿在叶背和花穗中产卵,卵孵化成若虫为害荔枝果实,致使果皮出现黑斑,严重影响果实品质。
荔枝蝽抗药性高低与虫体脂肪含量有关,脂肪含量越高抗药性越强。惊蛰以后荔枝蝽越冬成虫开始繁殖,因卵巢发育需消耗大量养分,此时其体内脂肪含量很低,是一年防治荔枝蝽的最佳时期。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。
1.释放平腹小蜂。利用荔枝扬花授粉期不施用化学农药的这段时间,释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卵。对于30年以上大树,每次每株投放400~500粒平腹小蜂卵;对于小树或者连续多年放蜂的荔枝树,则每次每2株投放400~500粒蜂卵,整个花期投放2~3次。
2.人工捕捉。在清晨或夜晚气温较低时,利用荔枝蝽在低温时活动迟缓的特点,用力摇树待荔枝蝽坠地后捕杀坠落的成虫。亦可通过捕虫网抓捕成虫,并集中杀灭。
3.化学防治。在荔枝蝽大量产卵之前,选择荔枝蝽较集中且活动不太活跃时,选用菊酯类药剂或晶体敌百虫全园喷雾。并可根据田间瘿螨、尺蛾和卷叶蛾等害虫的发生,择情选用高效氯氰菊酯·虱螨脲对上述害虫进行兼防兼治。其中,虱螨脲对荔枝蒂蛀虫卵有一定的防效,可减轻果期防控压力。如遇连续降雨天气,可酌情加入唑醚·代森联,以预防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。
注意:放蜂授粉的果园需注意喷药时间,务必预留充足的间隔时间,以减少对蜜蜂的伤害。
编辑人员:马荟
相关文章推荐
游客可直接评论,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!
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

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