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
密 码:
还不是会员?请注册!!!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用户名: 密码:

龙眼抽梢,注意防治龙眼角颊木虱

发布时间:2025-5-14 16:34:09 来源:《农药市场信息》传媒 作者:王凤英

当下,正是龙眼抽春梢时期,龙眼角颊木虱以成虫在龙眼新梢顶芽、幼叶和花穗嫩茎上刺吸危害,导致叶面布满小凸起,叶背下陷呈钉状,若虫即藏身在凹穴中。虫口密度大时,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和新梢抽发,削弱树势,影响产量。此外,该虫还是龙眼鬼帚病病原的传毒昆虫之一。

发生规律:龙眼角颊木虱在广西每年发生7代,以若虫在被害叶的钉状孔穴内越冬,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期。成虫常在新梢上的嫩芽、幼叶栖息取食,遇惊动能起跳做短距离飞翔。成虫羽化后产卵在嫩叶背、新梢、顶芽、嫩叶柄、花穗枝梗等处,以嫩叶背和嫩梢上产卵最多。一只雌虫一生产卵多的有100 余粒,少的也有20粒左右。初孵若虫在幼叶叶背爬行,2~3天后受害部位叶面上突,叶背凹陷,形成钉状孔穴;若虫一生在孔穴内生活,直到羽化前才爬出孔穴外蜕皮变为成虫。该虫一年有5个发生高峰期,各期均与龙眼抽发新梢期相遇,但以春梢期虫口密度最高,夏梢、夏延秋梢和二次秋梢虫口密度较低。在冬期气温较高的年份,部分若虫羽化为成虫,为害冬梢。

防治措施:除力促新梢抽发整齐、结合采后修剪剪除虫口密度大的复叶并集中毁灭外,在春梢期防控越冬代若虫和成虫,对夏、秋梢酌情用药挑治,可选用10%吡虫啉WP 1000~1500 倍液,或 25%噻虫嗪WG 10000~15000 倍液,或20%呋虫胺SL 1000~15000 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 EC 1000~2000 倍液,或4.5%高效氯氰菊酯 EC 1000~2000倍液,或100 克/升联苯菊酯EC 1000~2000倍液等均匀喷雾于嫩梢部位,喷1~2次即可。


编辑人员:马荟
相关文章推荐

游客可直接评论,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!

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

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!

查看全部评论
  • 热门评论
  • 最新评论
回复
回复内容
保存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