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
密 码:
还不是会员?请注册!!!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用户名: 密码:

【热评】假专家坑农无异于真害虫

发布时间:2025-8-19 10:14:26 来源:北京晚报

“啤酒兑水喷两遍,蔬菜病害全不见”?据央视财经报道,网上有一批伪农技专家,或是煞有介事地讲解农业科学知识,或是推荐啤酒兑水类“种地小妙招”,真实目的都是带货肥料等农资产品。

不少“农业专家达人”来自“祥禾农业”,这一团队的创始人直言,旗下1000多个账号,实际出镜、运营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农业教育背景,甚至大多数人完全不懂农业知识,“一切都是假的,都是表演”。

对很多农户而言,玉米、花生、辣椒的病虫害是经常面对的棘手问题,求助网络是获取答案的便捷方式。“祥禾”员工们正是瞅准这一点,戴上专家、达人的帽子,骗取农户的信任;用所谓的农业知识、种地妙招吸引关注、积累粉丝,好达到带货目的。据报道,他们前脚是正襟危坐的农业专家,后脚就能变成资深的培训者。将农户当作行骗的对象,把手伸向农民的钱袋子,让农民遭受减产损失,无异于真正的“病虫害”。农药、化肥等农资质量,还跟粮食安全息息相关,伪专家为蝇头小利威胁粮安大局,比真害虫更可恨。

据报道,在网络浑水摸鱼的伪农技专家还有不少。有些所谓的农业博主通过三五天突击学习,速成“农技专家”;有的短视频博主宣称某农药“一药治百害”“生物科技大突破”,极尽忽悠之能事。无论虚构身份还是夸大宣传,最终都是靠卖货收割农户钱包。如此明目张胆的骗局,为何能在平台大行其道?农资网店难道不需要资质审核,商家话术为何可以随心所欲,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?

对网络上的伪农技专家出没乱象,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对农资类产品建立特殊行业的管理审核制度,平台有必要查找监管漏洞、不给伪专家流量,堵住“害虫”的啃食之路。当然也要看到,伪农技专家有市场,说明部分农村农业技术服务不足、农业知识普及不到位。各地不妨邀请真正的农技专家,为农户答疑解惑、提升农户的科学素养和分辨能力。

农业稳则天下安。事关农业安全,绝不能容许伪农技专家继续坑蒙拐骗。


编辑人员:马荟
相关文章推荐

游客可直接评论,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!

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

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!

查看全部评论
  • 热门评论
  • 最新评论
回复
回复内容
保存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