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抗癌蔬菜”一叶用甘薯春季栽培技术
叶用甘薯因其营养丰富、保健功能强、味道鲜美被誉为“抗癌蔬菜”,因而被健康达人追棒,笔者现分享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如下:
1.栽培季节。露地在春季4月下旬地温稳定在14℃以上即可定植;保护地栽培可于春、秋两季定植,全年可陆续采收供应。在无霜期内都可露地种植,以气温在25~35℃时生长最好。
2.品种选择。并非所有的甘薯品种茎叶均可食用,适宜食用的品种应具备嫩梢嫩叶柔嫩、适口性好、无茸毛、腋芽再生能力强等特点。经多年的人工选择,现已有专作蔬菜用的叶用甘薯品种,如台农71、莆薯53、尚志 12、食20、福薯7、泉薯830、湘菜薯1号等。
3.育苗移栽。叶用甘薯于3月下旬播种育苗,叶用甘薯采收期长,要施足基肥并深耕细整与土壤掺匀,做成平畦。采用上架栽培或不上架栽培方式均可,选用茎蔓粗壮、老嫩适度、节间较短、叶片肥厚、无气生根、无病虫害、带心叶的顶端苗栽插,栽插后及时浇水。
4.温度管理。叶用甘薯生长最适温度为18~30℃,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。夏季高温时,可采取遮阳、喷雾降温等方式将温度控制在此范围内。30℃以上高温时叶片蒸腾量大,光照过强易使纤维提前形成和增加,适当遮阳有利于产量和食用品质提高。到国庆节前后温度下降,需换上薄膜保温。
5.浇水管理。第一次浇水应在缓苗中耕后蹲苗15天左右,以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浇水,以小水勤浇的方式为宜,每隔 6~10天左右浇水一次,保持土壤相对湿度80%~90%,见干见湿。
6.肥料管理。结束蹲苗后每平方米穴施有机肥300克,采收期间每隔15天左右施肥一次,穴施有机或三元复合肥,结合浇水进行。每隔7~10天叶面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+0.5%浓度的尿素混合溶液一次.连喷3~5次。
7.整枝搭架。平畦不搭架的种植方式,在株高达25厘米左右有6~8片叶时要将顶端掐掉打顶,生长中期要及时清理剪去基部老化分枝的枝条和黄叶、老叶。最好采用搭架的种植方式,用竹竿搭成斜花式架或“人”字形架,可有效利用空间做到立体种植,
8. 病虫防治。叶用甘薯主要病害有病毒病、叶斑病等,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、甘薯麦蛾、甘薯天蛾、短额负蝗、甘薯叶甲等食叶性害虫以及蚜虫危害,要尽量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生物杀虫剂(苏云金杆菌等)进行生物防治,避免使用化学农药。对于病毒病,选用5%菌毒清WP500 倍液或10%混合脂肪酸AS100倍液喷雾。对于叶斑病,选用70%甲基硫菌灵WP1000 倍液,或65%代森锌WP500倍液喷雾。对于斜纹夜蛾、甘薯麦蛾、甘薯天蛾等害虫,用0.8%甲氨基阿维菌素 EC1500 倍液,或5%氟啶脲EC2000 倍液,或100亿孢子/毫升苏云金杆菌 EC400~600倍液,或1.8%阿维菌素EC1000倍液,或20%氯虫苯甲酰胺SC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。
另外,叶用甘薯幼嫩的茎叶组织柔嫩,较易萎蔫脱水,必须及时收获。一般栽后20天当植株达40厘米高时,即可陆续采收嫩梢和嫩叶,采收期可达6个月以上。
游客可直接评论,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!

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