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稻田除草剂氟砜草胺的作用特性
发布时间:2025-5-14 16:05:03 来源:《农药市场信息》传媒 作者:刘刚
为明确水稻田除草剂氟砜草胺的最佳施药条件,科研人员采用温室盆栽法,以稗和水稻品种“甬籼15号”作为测试靶标,探究了该药的施药适期、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其除草活性的影响。
结果表明,氟砜草胺对0~6叶龄的水稻苗均安全,在360g/hm(有效成分)剂量下,对1~6叶期水稻苗的鲜重抑制率均低于10%。氟砜草胺对稗的鲜重抑制率与其叶龄也显著相关,其中1~3 叶期稗最敏感,30g/hm2处理的鲜重抑制率达96%~98%;此外,氟砜草胺具有良好的耐雨水冲刷性,在15~60g/hm2剂量下,药后48小时模拟降雨对稗的鲜重抑制率介于74%~99%。在环境温度20~35℃内,氟砜草胺的除草效果稳定,对稗草的 GR50值介于2.0~5.9g/hm2。相较于中度光照(45%光照,891lx)和低光照(4%光照,79lx),氟砜草胺在高光照(100%光照,1975lx)条件下对稗的鲜重抑制率显著升高。可见,杂草的叶龄、降雨、温度和光照对氟砜草胺的除草效果均有显著影响。为了发挥其最大药效,建议在水稻1叶期后、稗 1~3叶期,选择气温超过20℃的晴朗天气,在上午10:00前或下午16:00后进行茎叶喷雾处理。如果施药后48小时内遇到降雨天气,应考虑补喷。
该研究结果为氟砜草胺在水稻田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。
编辑人员:马荟
相关文章推荐
游客可直接评论,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!
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符

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!